在當今時代,移動支付的便捷性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ge) 角落,停車場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停車場實現了手機掃碼支付,車主們(men) 輕輕一掃即可完成繳費並順利離場,極大地提高了出行效率。然而,在享受便捷支付的同時,開具發票卻成為(wei) 了眾(zhong) 多車主麵臨(lin) 的新難題。
市民們(men) 紛紛反映,掃碼支付雖然方便,但要獲取發票卻常常得四處奔波。陳女士作為(wei) 一名日常有停車需求的市民,對這一問題深有感觸。她表示,移動支付確實帶來了極大便利,可開票問題卻如同一塊絆腳石。為(wei) 了拿到一張發票,有時不得不再次前往停車場,這無疑與(yu) 原本追求的便捷背道而馳。她呼籲,既然停車場已經實現了移動支付,開票流程也應同樣便捷。
李先生也有著相似的經曆,每次掃碼支付後,若急需發票報銷,就得四處尋找工作人員溝通,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拿到紙質發票。這不僅(jin) 讓他對停車場的便利性產(chan) 生了懷疑,更讓他覺得停車場應同時提供紙質和電子兩(liang) 種發票,以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
王先生則指出,有些停車場隻支持線下開票,對於(yu) 偶爾停車的人來說,根本不可能再返回去開發票,最終隻能無奈放棄。他強烈支持停車場在小程序中增加電子發票開具入口,或者提供自助開票機等方式,讓車主能夠更方便地獲取發票,同時也更加環保。
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廈門市多個(ge) 停車場的開票流程確實複雜。在萬(wan) 達廣場,記者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後,雖找到 “停車開票” 選項,但多次嚐試輸入車牌號、金額等信息,係統卻始終顯示 “未查詢到停車繳費記錄”。聯係客服後,更是曆經波折,先是被要求記錄電話號碼和郵箱等待物業(ye) 人員聯係,後又被告知地麵停車場屬於(yu) 外包公司,與(yu) 地下停車場係統不互通,無法提供幫助。最終,外包公司開票人員表示可以提供手撕票或郵寄到付的發票,但無法提供電子發票,理由竟是財務這周不上班,下周才能開具電子發票。
在萬(wan) 達廣場的辦公樓內(nei) ,完成支付流程後,屏幕上僅(jin) 顯示“僅(jin) 限現場開具發票”的提示,導致記者不得不離開車輛,親(qin) 自尋找安保人員以獲取發票。在SM購物中心,通過掃碼支付後,係統明確告知無法提供電子發票服務,需要顧客親(qin) 自前往商場的指定地點進行紙質發票的辦理。而在兩(liang) 岸瑞榮創新孵化基地的停車場,支付完成後,既沒有提供電子發票的選項,也沒有相關(guan) 的指引信息。在撥打客服熱線後,被告知需要前往停車場的後側(ce) 樓梯口,向安保人員索取紙質發票,期間還差點因為(wei) 停車谘詢而遭到交警的處罰。
相關(guan) 法規明確規定,停車場經營者應按規定申領停車場收費票據,采用電子支付方式收取停車費的,應依法現場或利用電子支付平台向機動車停放者出具符合規定的收費票據,不得以 “無人值守” 等理由予以拒絕;停車場經營者不按照規定出具收費票據的,消費者可以拒絕支付停車費。但實際調查中,不少停車場並未嚴(yan) 格遵守這一規定,要麽(me) 以 “無人值守” 為(wei) 由拒絕提供發票,要麽(me) 提供複雜的開票流程,給車主帶來極大困擾。
停車場開票難題亟待解決(jue) ,讓便捷的移動支付與(yu) 便捷的開票流程相得益彰,為(wei) 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真正的便利。